📢 Gate广场 #每周精品内容# 开启公布啦:发现优质内容,探索投资见解!
每周五精选5篇优质帖文发布于广场官号,获得“精选标识”及 $50 合约体验券,助您提升社区曝光度!
🔥 本周社区精选内容来啦! 一起围观大神们的独家见解👇
1.吉川富郎君 | 行情走势深度解析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3148533
2.flyawei | 最新消息面解读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3211788
3.Crypto eNjoy | ONDO币种全方位分析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3086040
4.AngelCrypto | 比特币短线走势研判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3205746
5.马克如Mc | 中国稳定币发展趋势深度探讨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3218350
📜 如何发布符合广场推荐的精品内容帖?
1. 帖文聚焦加密见解,如行业新闻、行情分析、币种推荐、行业趣事等。
2. 结构清晰,内容详实,分析精准,语言有趣易懂,图文并茂。
3. 字数超过30字且内容原创,可附带相关话题、币种标签、交易卡片。
创作者们,请积极发
百万加密币盗窃案暴露加密资产法律定性分歧
加密资产犯罪案件引发法律定性争议
近期,一起涉及百万加密币的盗窃案在上海引发关注。该案不仅揭示了加密资产领域的复杂性和风险,还暴露了我国在加密资产法律定性上的分歧。
2023年5月,上海居民欧某发现自己钱包中价值百万的加密币突然"蒸发"。经过调查,欧某发现一个月前有人将其加密币全部转走。通过技术分析,欧某发现自己使用的钱包中存在会自动获取私钥的"后门"程序。
2023年8月,欧某向公安机关提交了刑事控告并成功立案。随后,犯罪嫌疑人刘某、张某1、董某2陆续到案。这三人均为某平台的资深前端开发工程师,负责钱包的研发。他们承认在钱包中植入"后门"程序,非法获取用户的私钥和助记词等数据。
然而,案情出现转折。在调查过程中,检察官发现实际转走被害人加密币的是另一名前员工张某2。张某2于2021年7月在客户端代码中植入了收集用户私钥和助记词的程序,并于2023年4月将欧某钱包中的加密币转走。
最终,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判处四名被告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其中,张某2在赔偿被害人部分损失并取得谅解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罚金五万元。
这一判决引发了法律界的争议。有观点认为,该案应以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更能准确评价被告的主观意图和客观行为。职务侵占罪的量刑区间更广,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最高刑期为七年。
通过对近年来加密资产相关刑事判决的分析,发现我国法院对加密资产的定性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加密资产不是财物,另一种则认为加密资产具有财产属性。近年来,后一种观点逐渐成为主流,多数判例已承认加密资产可成为侵财类犯罪的对象。
本案反映出司法实践中对加密资产性质认定的不一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加密资产市场的成熟,法律界期待能更精准地界定加密资产的法律属性,为司法实践提供更为明确和统一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