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召集令】
廣場家人們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經上線~ 機票+酒店一站式預訂,還能用加密貨幣直接付款 💸
所以說,你的錢包和你的旅行夢終於可以談戀愛了 😎 💕
現在廣場開啓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活動,邀你來秀旅行靈感 & 使用體驗!💡
🌴 參與方式:
1️⃣ 在【廣場】帶話題 #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 發帖
2️⃣ 你可以:
你最想用 Gate Travel 去的目的地(私藏小島 or 網紅打卡點都行)
講講用 Gate Travel 訂票/訂酒店的奇妙體驗
放放省錢/使用攻略,讓大家省到笑出聲
或者直接寫一篇輕鬆的 Gate Travel 旅行小故事
📦 獎勵安排,走起:
🏆 優秀分享官(1 名):Gate 旅行露營套裝
🎖️ 熱門分享官(3 名):Gate 旅行速乾套裝
🎉 幸運參與獎(5 名):Gate 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
*海外用戶 旅行露營套裝 以 $100 合約體驗券,旅行速乾套裝 以 $50 合約體驗券折算,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以 $30合約體驗券折算。
📌 優質內容將有機會得到官方帳號轉發翻牌提升社區曝光!
📌 帖文將綜合互動量、內容豐富度和創意評分。禁止小號刷貼,原創分享更容易脫穎而出!
🕒 8月20 18:00 - 8月28日 24:00 UTC+
BitMine逆勢加倉成第二大加密儲備巨頭!持152萬枚ETH估值66億美元,目標鎖定以太坊總供應5%
鏈上資產儲備公司BitMine(股票代碼:BMNR)持續增持以太坊,過去數日購入後其ETH儲備總價值突破66億美元(約152萬枚),超越MARA Holdings的59億美元比特幣持倉,躍升爲全球第二大企業加密資產儲備機構。創始人Tom Lee宣稱目標鎖定以太坊總供應量的5%,並強調“ETH是未來10-15年最大宏觀交易標的”,看好華爾街與AI上鏈浪潮將以太坊打造爲金融鏈上化核心基礎設施。BMNR股價現報55.49美元,單日交易量4243萬美元躋身美股交易榜前15。
激進增持ETH,BitMine躍居鏈上儲備亞軍
BitMine(BMNR)在近期市場波動中持續加倉以太坊,即使經歷局部高點與回調亦未停止買入。短短數周內,其ETH儲備量從120萬枚增至152萬枚,按現價估算價值66億美元。此舉使其超越持有59億美元BTC的MARA Holdings,成爲僅次於MicroStrategy(現Strategy Inc)的全球第二大企業加密資產儲備公司。 創始人Tom Lee高調宣布此成就,並披露更宏大目標:收購以太坊總供應量的5%(當前總量約1.2億枚,5%即600萬枚)。若ETH進入更高價格區間,其儲備價值潛力將進一步釋放。
押注金融鏈上化,以太坊被視作核心基建
Lee闡釋其戰略邏輯:“我們持續認爲以太坊是未來10-15年最重要的宏觀交易標的...華爾街與AI上鏈將引發當今金融體系的深度變革,而大部分變革正發生在以太坊上。” BitMine押注以太坊作爲金融鏈上化核心通道的潛力,尤其看重其在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RWA)等鏈上實驗中的領先地位。 目前BitMine持有ETH均爲可自由流動的代幣形式,但未來計劃通過鏈上質押、借貸等策略獲取被動收益。其龐大ETH儲備旨在推動網路採用,擴展穩定幣、鏈上借貸等核心場景。
儲備透明度成標杆,BMNR交易熱度飆升
BitMine的鏈上資產儲備以高透明度著稱:117萬枚ETH存放於公開可查的錢包地址,新增購買主要通過Galaxy Digital等場外交易平台完成。公司刻意公開其ETH購買動態並釋放極度看漲信號,形成獨特市場影響力。 除ETH外,BitMine資產負債表仍保留154-192枚BTC(不同信源差異)。在以太坊企業持幣榜單中,BitMine以152萬枚ETH佔據絕對權重(佔已知企業持幣總量370萬枚的41%),但仍落後於現貨ETF持有的650萬枚ETH及積累多年的頭部鏈上協議。 資本市場反應熱烈:BMNR股價雖從135美元高位回調至55.49美元,但憑藉六周內連續大額購入的激進策略,穩居中位區間。8月18日以4243萬美元交易量躋身美股交易量前15,僅次於MARA。Riot Platforms、TeraWulf等同屬礦企及鏈上資產儲備概念的熱門交易股,顯示該敘事仍具強勁吸引力。 相較之下,競爭對手SharpLink Gaming(SBET)自8月10日後未新增購買,股價停滯於20.52美元,突顯BitMine策略的進取性。
結語
BitMine以66億美元ETH儲備躍居企業持幣榜眼,標志着鏈上資產配置賽道格局生變。其公開透明的持幣策略與“收購以太坊5%供應量”的激進目標,重新定義企業級鏈上財庫管理範式。若華爾街與AI上鏈浪潮如期推進,BitMine龐大的ETH儲備或成爲捕獲以太坊金融鏈上化紅利的超級載體。然其股價能否重返高位,仍取決於市場對“企業持ETH”估值邏輯的重塑進程。